电力工业和注浆管行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,是建设现代强国的重要支撑,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。电力工业作为碳排放最大的行业,正围绕“双碳”目标,加快绿色低碳能源电力转型,规划建设新能源体系和新电力体系。近10年来,中国非化石能源发展领先世界,景观发电取得了显著成就。电力结构从煤炭向多元化、绿色转变,发展动力从传统煤炭电力向绿色能源转变。
截至去年年底,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2.7亿千瓦,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9.6%,高于煤电装机容量的6个百分点。从2012年到2022年,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增量占总发电增量的56%,非化石能源逐渐成为发电供应的增量主体。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已经全面进入“增量替代”阶段。我国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.9亿千瓦和3.5亿千瓦。连续13年风力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,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居世界第八
在过去的10年里,中国风力发电和光伏的新安装容量逐年占世界的一半。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、新型高效光伏电池等先进技术不断迭代,新能源发电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。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光伏产业为全球产量贡献了70%以上,为全球新能源实现廉价互联网接入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电力行业继续大力推进自身结构转型,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高,促进绿色低碳能源的发展,支持新能源系统的规划建设,已经成为实现国家“双碳”目标的重要途径。目前,电气化的发展呈现出“协调互动、经济便利、创新驱动、绿色低碳、智能集成”的特点。
“协调互动”是为了促进能源产业和能源电力产业的协调发展,促进电力供需的互动响应,提高电力需求侧的响应能力。“经济便利”是为了保证各种用户能够根据合理的需求享受电力,提高用户的电力收入感。“创新驱动”旨在支持电气化领域的整合和创新,建立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电气化发展生态系统。“绿色低碳”旨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,建立新能源供应和消费系统,满足绿色电力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。“智能集成”是实施电力储存网络
近年来,我国电气化进程稳步推进,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27%左右,处于国际领先地位。工业部电气化率达到26.2%,传统高载能产业电气化水平稳步提升,高新技术制造业用电量快速增长;建筑部电气化率达到44.9%,逐步推进热泵电制冷供暖,开展光储直软建筑有益探索;交通部电气化率达到3.9%,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约520万台,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充电网络。当前,农业和农村电气化率已达35.2%,农村用电条件明显改善。
目前,电气化的发展已经超越了电力行业的传统边界,进一步推动了重点行业和主要部门的能源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,促进了能源替代进入重点行业的过程,融入了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,拓宽了终端能源电气化市场。同时,我国需要加强能源行业和能源电力行业的创新合作,共同创造良好的环境,提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,共享电气化发展红利,协调电气化发展和电力供应保障,确保电力供应稳定,实现高比例新能源消费和高水平电力供需动态平衡。
目前,国内外注浆管行业的低碳发展主要集中在电炉技术、氢冶金、碳捕获利用、密封和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。从注浆管行业转型路径来看,扩大绿色能源电力生产及其在注浆管行业的消费比例,可以实现电力行业与注浆管行业的耦合发展,实现两个行业碳排放的协调下降,共同创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。
近年来,中国电力联合会认真贯彻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积极规划和建设新能源体系,及时掌握新技术、新形式、新模式的能源电力发展,开展新能源发展、综合能源应用、电力市场建设、增量配电网、碳排放交易、电力替代、电气化等专项研究。,并提出一系列政策和建议,努力促进绿色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气化水平的稳步提高。下一步,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能源革命的发展,一如既往地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和协调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行业应有贡献。